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市朝阳区医教协同

“一生一策”让学生更阳光

发布时间:2025-05-19 作者:单洪雪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京市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妇联等多部门加强联动,以心理问题预防系统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及危机干预系统为辅助、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为保障,实现“课程实施—心理体检—医教结合—家校社协同”一体化,构建起家校社医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全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开发积极心理品质课程,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及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研发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并进行试点教学,完善课程内容与形式,逐步形成涵盖义务教育阶段的积极心理品质课程。

  课程分为“阳光心态”“积极乐观”“心理韧性”“坚毅品质”四个主题,包括110节主题心理课、60节团体心理辅导课,并配套教师用书、学生读本、优秀教师授课视频等丰富的课程资源。2017年以来,约有3700人次接受心理课程专业师资培训,并获得积极心理品质课程教师资格。

  二是探索“医教结合”工作模式,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动态测评。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每年对全区4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体检,对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第一阶段对学校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全体学生进行网上心理测试;第二阶段对检查出有可疑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儿童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一对一面访和评估诊断,提出应对策略;最后为每一名学生出具网上筛查报告、面访评估报告、应对建议与策略3份报告,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定期心理健康体检,动态掌握学生个体和不同群体的心理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有潜在心理健康风险的学生群体,并进行必要和适宜的心理干预。

  三是完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系统,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闭环管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和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难以解决的严重心理问题或危机事件,按规范流程上报区教委德育部门,由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协调专家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或转介至医院。

  通过学校和区级两个层面,从班级、学校心理辅导室、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组、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到医院,开展五级预防与干预,实现对全区学生心理健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5年来,仅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就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免费心理辅导服务2500余人次。

  四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营造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依托区社区学院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印发家庭教育指导手册,组织咨询指导,开发录制课程资源,在“家教e社区”公众号进行宣传推广,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累计惠及60余万个家庭;针对家庭教育的难点热点问题,专门开发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短视频平台——“‘小孩不笨’家庭养育”小程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

  朝阳区探索建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全面覆盖,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全面参与,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预防—辅导—干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检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83%得到了及时干预;检查出有重度抑郁障碍的学生中,95%以上得到了及时的门诊治疗或住院治疗,大大减少了自杀等行为的发生。二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提升。对参加积极心理品质课程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同一批学生在2018—2020年期间的抑郁水平呈现显著降低趋势。三是教师、家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度认可。心理课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87.8%的学生喜欢学校的心理课,90%以上的学生认为心理课对自己有帮助或帮助很大,95%以上的班主任认为心理课对学生有效果,90%以上的家长认为心理课对自己的孩子有帮助。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9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